福建寿宁:跨村联建“蹚”出新路 变一村精彩为全域出彩
福建寿宁:跨村联建“蹚”出新路 变一村精彩为全域出彩
福建寿宁:跨村联建“蹚”出新路 变一村精彩为全域出彩中新网宁德6月13日电(rìdiàn)(林榕生 陈剑清)武曲村的(de)扁肉(biǎnròu)鲜香四溢,承天村的露营帐篷星点河滩,大韩村的榕树咖啡屋(kāfēiwū)悬于树梢,元潭村的乌篷船轻荡古渡……穿行于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“十里山河”片区,一村一景,全域皆(jiē)画。这背后,是寿宁县探索农村片区共富联合体新模式的生动实践。
寿宁县“十里(shílǐ)山河”研学基地入口。王富斌 摄
组织联建,一盘棋(yīpánqí)激活沉睡资源
曾几何时,资源分散、发展不均困扰着寿宁龙江溪沿岸(yánàn)的村落。寿宁县以深化“党建聚力为民 共建美好家园”活动为支点,创新(chuàngxīn)成立“十里山河”片区共富联合体党委,以承天村为核心,串联武曲、斜滩2镇8村,打破地域权属(quánshǔ)藩篱(fānlí)。
联合体党委整合各村“一书记三大员”力量,组建驻村工作组。福建省派驻(pàizhù)村第一书记(dìyīshūjì)何兴斌担任专职副书记,统筹推进党的建设与乡村振兴。他说,通过(tōngguò)邀请专业团队,一体规划交通路网、生态水系与特色文旅,让资源(zīyuán)串珠成链。
更关键的突破(tūpò)在于运营(yùnyíng)模式创新。片区探索“共富联合体+运营公司+农户”联动机制,引进第三方团队(tuánduì)成立顺承乡村旅游发展(fāzhǎn)公司,建设研学基地等项目。通过统一盘活老旧房屋与闲置土地,引导村民发展民宿、咖啡屋、农家乐等多元业态,实现整体运营、市场运作。开园(kāiyuán)至今,游客超20万人次,经济效益显著。
游客在“十里山河”研学(yánxué)基地露营,享受惬意的乡村(xiāngcūn)亲子游休闲时光。黄兵 摄
产业(chǎnyè)联兴,全域旅游从盆景变风景
“1961年2月6日傍晚,年仅13岁的张高谦为保护集体财产壮烈牺牲……”在(zài)大韩村纪念馆(jìniànguǎn)内,讲解员吴智鸿正向参加研学的学生讲述“闽东(mǐndōng)山上小青松”的事迹。
联合体党委深挖各村文化(wénhuà)基因——武曲“茶仙”文化、大(dà)韩高谦精神、塘洋知青岁月,精心打造4条差异化研学路线(lùxiàn),形成“全域研学”带动“全域旅游”格局(géjú)。一年来,已承接研学团队31批逾1100人次。
人气带来财气(cáiqì)。承天村“十里山河”研学营地特设(tèshè)村民(cūnmín)自营区,廖逢珠在此售卖鼠曲饼、茶叶蛋等特产。“人多时一天能挣七八百元。”她的笑容感染了其他村民,目前(mùqián)自营区已开设16家摊点,村民增收与营地规范管理实现双赢。
“一村一主题”特色发展思路成效显著,逐步形成“玩在(zài)承天、吃在武曲、住在塘洋、学在大韩”的全域(quányù)旅游(lǚyóu)格局。仅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8个联建村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,旅游收入近300万元。
“戏满承天村 欢乐进万家暨(jì)周末戏相逢”活动在“十里山河”研学基地开展。龚健(gōngjiàn) 摄
服务联抓,“轮值书记(shūjì)”解治理难题
治理效能的(de)提升是共富的基石。“十里山河”联合体党委创新推行“轮值书记(shūjì)”制度,各村(gècūn)党支部书记每45天轮值,带领8村“两委”及网格员联动落实环境整治等12项“管一管”职责。
曾经推诿扯皮的河道治理难题(nántí)迎刃而解。联合体党委(dǎngwěi)将(jiāng)全流域共治列为固定轮值项目,龙江溪重现水清岸美。“交界河滩过去谁都不愿管(bùyuànguǎn),如今联合清理后反成了热门打卡点。”西塘村党支部书记林桂斌说。
服务群众“最后(zuìhòu)一米(yīmǐ)”同样靠合力打通。片区依托“范学强党员工作室”“我家店仔”等平台,打造“承天红·同心融”党建(dǎngjiàn)品牌,建立群众提事、集中议事等4项机制。通过“夜间茶话会”“民情恳谈会”,累计收集文旅发展、环境提升(tíshēng)等建议60余条。
从单打独斗(dāndǎdúdòu)到攥指成拳,寿宁“十里山河(shānhé)”片区以党建联建破局,以产业联动共赢,以治理联抓聚力,正将(jiāng)共富梦想写入闽东山水之间。一条打破村界、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,已然清晰铺展。(完)
中新网宁德6月13日电(rìdiàn)(林榕生 陈剑清)武曲村的(de)扁肉(biǎnròu)鲜香四溢,承天村的露营帐篷星点河滩,大韩村的榕树咖啡屋(kāfēiwū)悬于树梢,元潭村的乌篷船轻荡古渡……穿行于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“十里山河”片区,一村一景,全域皆(jiē)画。这背后,是寿宁县探索农村片区共富联合体新模式的生动实践。
寿宁县“十里(shílǐ)山河”研学基地入口。王富斌 摄
组织联建,一盘棋(yīpánqí)激活沉睡资源
曾几何时,资源分散、发展不均困扰着寿宁龙江溪沿岸(yánàn)的村落。寿宁县以深化“党建聚力为民 共建美好家园”活动为支点,创新(chuàngxīn)成立“十里山河”片区共富联合体党委,以承天村为核心,串联武曲、斜滩2镇8村,打破地域权属(quánshǔ)藩篱(fānlí)。
联合体党委整合各村“一书记三大员”力量,组建驻村工作组。福建省派驻(pàizhù)村第一书记(dìyīshūjì)何兴斌担任专职副书记,统筹推进党的建设与乡村振兴。他说,通过(tōngguò)邀请专业团队,一体规划交通路网、生态水系与特色文旅,让资源(zīyuán)串珠成链。
更关键的突破(tūpò)在于运营(yùnyíng)模式创新。片区探索“共富联合体+运营公司+农户”联动机制,引进第三方团队(tuánduì)成立顺承乡村旅游发展(fāzhǎn)公司,建设研学基地等项目。通过统一盘活老旧房屋与闲置土地,引导村民发展民宿、咖啡屋、农家乐等多元业态,实现整体运营、市场运作。开园(kāiyuán)至今,游客超20万人次,经济效益显著。
游客在“十里山河”研学(yánxué)基地露营,享受惬意的乡村(xiāngcūn)亲子游休闲时光。黄兵 摄
产业(chǎnyè)联兴,全域旅游从盆景变风景
“1961年2月6日傍晚,年仅13岁的张高谦为保护集体财产壮烈牺牲……”在(zài)大韩村纪念馆(jìniànguǎn)内,讲解员吴智鸿正向参加研学的学生讲述“闽东(mǐndōng)山上小青松”的事迹。
联合体党委深挖各村文化(wénhuà)基因——武曲“茶仙”文化、大(dà)韩高谦精神、塘洋知青岁月,精心打造4条差异化研学路线(lùxiàn),形成“全域研学”带动“全域旅游”格局(géjú)。一年来,已承接研学团队31批逾1100人次。
人气带来财气(cáiqì)。承天村“十里山河”研学营地特设(tèshè)村民(cūnmín)自营区,廖逢珠在此售卖鼠曲饼、茶叶蛋等特产。“人多时一天能挣七八百元。”她的笑容感染了其他村民,目前(mùqián)自营区已开设16家摊点,村民增收与营地规范管理实现双赢。
“一村一主题”特色发展思路成效显著,逐步形成“玩在(zài)承天、吃在武曲、住在塘洋、学在大韩”的全域(quányù)旅游(lǚyóu)格局。仅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8个联建村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,旅游收入近300万元。
“戏满承天村 欢乐进万家暨(jì)周末戏相逢”活动在“十里山河”研学基地开展。龚健(gōngjiàn) 摄
服务联抓,“轮值书记(shūjì)”解治理难题
治理效能的(de)提升是共富的基石。“十里山河”联合体党委创新推行“轮值书记(shūjì)”制度,各村(gècūn)党支部书记每45天轮值,带领8村“两委”及网格员联动落实环境整治等12项“管一管”职责。
曾经推诿扯皮的河道治理难题(nántí)迎刃而解。联合体党委(dǎngwěi)将(jiāng)全流域共治列为固定轮值项目,龙江溪重现水清岸美。“交界河滩过去谁都不愿管(bùyuànguǎn),如今联合清理后反成了热门打卡点。”西塘村党支部书记林桂斌说。
服务群众“最后(zuìhòu)一米(yīmǐ)”同样靠合力打通。片区依托“范学强党员工作室”“我家店仔”等平台,打造“承天红·同心融”党建(dǎngjiàn)品牌,建立群众提事、集中议事等4项机制。通过“夜间茶话会”“民情恳谈会”,累计收集文旅发展、环境提升(tíshēng)等建议60余条。
从单打独斗(dāndǎdúdòu)到攥指成拳,寿宁“十里山河(shānhé)”片区以党建联建破局,以产业联动共赢,以治理联抓聚力,正将(jiāng)共富梦想写入闽东山水之间。一条打破村界、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,已然清晰铺展。(完)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